溯源与传承 | 西方三圣

首页    大千世界系列    溯源与传承 | 西方三圣

舒心堂·生空间 传承传统艺术文化


 

)

溯 源 与 传 承

西 方 三 圣

)

 

西方三圣,亦称弥陀三尊;阿弥陀佛的菩萨眷属,最普遍常见的即观音与大势至两位大士。他们追随阿弥陀佛,在极乐世界教化众生;也在娑婆世界中,大悲救度一切众生,并且辅翼弥陀,让众生能清净发愿往生极乐净土;在临命终时,他们亦会前来接引净土行人。

 

西方接引图  释心德 绘

 

 

据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所云:“阿弥陀佛神通如意,于十方国变现自在,或现大身满虚空中,或现小身丈六八尺。”所以便有弥陀观音同体的说法。

 

如在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中所说:“无量寿佛住立空中,观世音,大势至是二大士,侍立左右,光明炽盛,不可具见,百千阎浮檀金色,不得为比。”

 

西方三圣之一   释心德 绘

 

 

关于这两位胁侍菩萨的方位,一般以观音菩萨在阿弥陀佛的左方,大势至菩萨则在阿弥陀佛的右方。但在梵文《法华经普门品》的颂文中,则说观音在阿弥陀佛的右方或左方。而《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》卷中及《阿利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》则说右方是观音菩萨,左方是大势至菩萨。

 

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及《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》,则说阿弥陀佛的左边有一大莲花,观音菩萨坐于其上,阿弥陀佛右边的莲花坐大势至菩萨。这是因为观音为大悲的代表,即下化众生之意,所以置于左方;而大势至菩萨代表大智,意为上求菩提,所以安于右方。

 

西方三圣     香港志莲净苑印刷版

 

 

上图为香港志莲净苑印刷版的西方三圣图,是一幅非常精美华丽的西方三圣图,阿弥陀佛左手持莲台位于正中,观音菩萨在阿弥陀佛的左方,宝冠中有化佛;大势至菩萨则在阿弥陀佛的右方,其宝冠中有宝瓶。此幅繁复的圣像被心德师父重新绘编于成体系的西方三圣圣相当中,以此达到传承画像的目的。

 

西方三圣   释心德 绘

 

 

)

阿弥陀佛

)

 

阿弥陀佛是阿弥陀婆的简称,译为无量光、无量寿。

 

依《佛说无量寿经》说:阿弥陀佛是世自在王佛时的一个国王。出家之後,称法藏比丘,他见过二百一十亿的佛土,熟知诸佛之净土,摄取了其中的精华;再经过五劫的思维後,发起了四十八个大誓愿,建立极乐净土,以度众生。他为了要实现其誓愿,不知经过了多久的修行,才把它实现,成佛至今已有十劫。他在西方建立了一个庄严的极乐净土,现在还在那边说法,以其光明无量及寿命无量为觉体,超度众生。

 


阿弥陀佛   释心德 绘

 

 

在我国信奉阿弥陀佛的人最多,其形象亦有多种,在观自在王修行的法内说:结三摩地印,二手向上交叉。

 

又《摄真实经》内说:二手各舒五指,贴放在脐前,左手在下,右手在上,作法界定印。

 

此外,在曼陀罗内所见的妙观察智定印,身披丹光袈裟,结跏趺坐,坐於宝莲华上。其它尚有红色装的红颇梨弥陀、宝冠弥陀或螺髮乱弥陀、五劫思惟弥陀及瑜伽大教王经的三面六臂弥陀等,异像很多。

 

阿弥陀佛  释心德 绘

 

 

 

另据《大日经疏》说:应在西方观无量寿佛,此即为如来方便智,因为众生界乃无尽止的,所以诸佛的大悲方便亦无尽止,故名大无量寿。

 

 

 

 
关于此佛的相好

 

在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说:无量寿佛之身,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,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;眉间白毫右旋宛转,毫相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;佛眼清白分明,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;全身毛孔均呈光明,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;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,一一化佛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为侍者;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,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,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,一一光明照十方世界。凡念佛众生,均为其摄取,而其光明、相好及化佛,实多不可计。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雄大无比。

 


 

三宝佛之三(阿弥陀佛)

释心德 绘

 

 

下图是宝宁寺阿弥陀佛水陆画,画面由上而下有伞盖、佛身、须弥宝座、佛身背后的平台。伞盖分2层,上层有9颗火焰摩尼珠;下层有7颗火焰摩尼珠。佛身居中,头顶有颗髻珠,螺丝发,面轮圆满,垂目冥思;身后有顶光与背光;身着袈裟,袈裟分两层,内层围遮其右臂,外层披覆右肩,且由左下而遮体。内衣在身前束带,束带分两根由莲花座的花瓣间垂出。半结跏趺坐姿而露其右足。须弥宝座,上有仰莲,承阿弥陀佛之身,内外袈裟下摆分两股由莲花瓣间垂出,宝座有三层并有数颗摩尼珠,佛身背后的平台两侧各放有3颗摩尼珠。现存于山西省博物院。

 

 

阿弥陀佛  宝宁寺水陆画

 

 

宝宁寺水陆画是已知具有正统记载的明代宫廷画师所绘的水陆画,非常具有文化传承意义,心德法师绘画阿弥陀佛圣相时,再绘宝宁寺水陆画中的阿弥陀佛像是自然而然的,画像殊胜庄严,画风自成一派,具有非常高的代表意义。

 

对比宝宁寺的原画作,心德法师所绘的阿弥陀佛像更为精简,佛身背后的平台未绘入其中,使得画像更为独立,自成一尊。从研究画像方面而言,师父根据原画及经典叙述自行绘出了画面的每一处线条,人们能够清晰全面地得见整幅佛像的真容,从而让大家能够对画像的各个部分图像细节进行研究,更为简易的探究出佛像中各处所包含的意义与典故。

 

阿弥陀佛  释心德 绘

 

 

 

)

大势至菩萨

)

 

大势至菩萨   释心德 绘

 

 

大势至菩萨梵名为摩诃萨驮摩钵罗钵跢,译作大精进、得大势、或大势至等,简称势至,密号为“持轮金刚”。与掌理慈悲门的阿弥陀佛左胁侍观音相对,此尊係掌理智慧门。他以其独特的智慧光,能普照一切众生,永离三途八难之苦,故称为大势至。此尊的威力极大,举一足,不但三千大千世界,就连魔宫殿均为之震动。

 

 

受记缘起

 

《悲华经》云,白叙:过去阿弥陀佛仍为转轮王时,大势至菩萨为第二王子,名字为‘尼摩’。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(阿弥陀佛)及第一太子(观世音菩萨)授记以后,第二王子也禀白佛陀:“世尊,如我以所有身口意业清净无染的福德善根,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愿遍出功德光明佛(即观世音菩萨)初成佛道时,我必于时首先请佛转大法轮。跟随彼佛说法度化,于其中间行菩萨道利益有情。此佛进入涅盘之后,直至正法灭尽之时,我紧临其后,入补佛位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当我成佛之后,所作弘法利生的种种佛事,我国土世界的种种清净庄严,以及入涅盘后,正法住世的时间,都和遍出功德光明佛所作所有,平等无异。” 由于你发愿摄取广大殊胜清净庄严的世界,因此命名你为‘得大势’。” 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,同行同愿,无量劫以来,彼此不相违离,乃至庄严净土,先后次第成佛,其所修功德也等无差别。

 

大势至菩萨  释心德  绘

 

 

下图画面是金色大势至菩萨以半跏或菩提座的坐姿坐于蓝莲花座上,莲花瓣的外层竖立。菩萨脸上表情专注,眼皮下垂,相貌高雅,髪鬓优美,下颔及颈部的三道细纹,象征“三无碍”智慧,即:辩才无碍、沟通无碍、说法无碍。右手结思维印,但略有变化,即拇指触及第四指。左臂横举于胸前。穿淡紫色衣,外披一红绿天衣。蓝色光圈围绕著菩萨的头部,附有红色火舌。背后的大身光是白色的。头光之上悬着一华盖,有南宋风格,下为云海,其中间有一莲花座。头戴镶有宝石之天冠,中有宝瓶,乃大势至菩萨最具特色的标志物。

 

此作品在风格上显著的特色,是暖色调,交互使用粉红色、淡紫色、绿色和蓝色,这是南宋所特有色彩设计。

 

西夏黑水城出土 大势至菩萨画像 

十三世纪 绢本设色  125 x 62.5cm

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收藏

 

 

敦煌的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。敦煌莫高窟壁画中,有历代画家画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精品,有水月观音像、白衣观音像、十一面观音像……在这座绘画艺术宝库中,据说有顾恺之等历代大家的作品。近代民国年间,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到敦煌考察,他被这些绝世瑰宝震摄,原定计划在莫高窟观摩三个月,结果在这里醉心临摹学习了两年。如今他画的观音菩萨像已被世间誉为难得一见的绘画珍品。

 

心德法师用明艳的色彩临摹这幅画时,通过对大势至菩萨的发饰和挂饰相呼应的细微修改,让菩萨更具有整体性。

 

 

左:张大千临敦煌壁画 大势至菩萨

右:大势至菩萨  释心德  绘

 

 

关于此尊在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的胁侍时,其相好在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》内曰:“此菩萨身量大小,如观音菩萨相同,圆光面各有一百二十五由旬,照二百五十由旬;举身光明,照十方国,作紫金色;有缘众生,悉皆得见;但见此菩萨一毛孔之光,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,是故号此菩萨,名无边光。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令离三途,得无上力,是故号此菩萨,名大势至。此菩萨天冠,有五百宝华,一一宝华又有五百宝台,每一宝台皆现十方诸佛之净妙国土出广长舌之相;顶上肉髻,如钵头摩华,於肉髻上,有一宝瓶,盛诸光明,普现佛事,馀诸身相,如观世音,相差无几。”

 

由此可知,在西方极乐世界,此尊与观世音菩萨虽极相似,其唯一不同的是:观世音菩萨的宝冠中现化佛,而大势至菩萨的宝冠中,则现宝瓶。

 

 

 
 

左图:大势至菩萨  东林佛艺      右图:大势至菩萨  释心德 绘

 

 

 

)

观世音菩萨

)

 

观音菩萨,梵名为阿缚入芦枳底湿伐罗,旧译为光世音或观世音,新译为观世自在或观自在,密号为正法金刚或清净金刚。他能观察诸法,自由自在,给一切功德与一切众生,使之脱离苦海,得到快乐,故称为观自在。

 

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,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,一心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,“菩萨即时观其音声”,前往拯救解脱,使受难众生及时得以脱困,所以称为观世音。

 

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、最广泛的信仰,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,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,而且种类繁多,变化也极大。因此将观音菩萨作一总的叙述。

 

 

西方三圣之二(观音菩萨)

释心德 法师 绘

 

 

 

观世音菩萨的由来

 

在释迦牟尼佛宣讲的《观世音菩萨授记经》中记载:“昔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,彼国中无有女人。王名威德,于园中入三昧,左右二莲花童子,左名宝意,即是观世音;右名宝尚,即是大势至。”

 

那是在另一个遥远的劫世里有一佛国名叫“金光狮子游戏国”,有一位威德法王,以佛法治理全国,因而成佛,他的佛号就是如今的阿弥陀佛。有一天,威德法王正在园中坐禅入定,在左右两旁地上,突然生出两朵莲花,莲花上化生了两个童子,他们正在莲花中打坐,一个叫宝意童子,一个叫宝尚童子。威德法王很惊讶,他们用偈语对话,後来,他们二人与威德法王一起前往佛陀处请法。童子问佛说:“供养什么最胜妙?”佛陀回答:“发菩提心,广济众生,迴向菩提,是最胜福。”於是,二人发菩提大愿,救苦众生。宝意童子成了观世音菩萨,宝尚童子就成了大势至菩萨,成了阿弥陀佛的继承人。阿弥陀佛涅槃后,观世音菩萨就在七宝菩提树下成佛,佛号名叫“普光功德山王如来”,他的佛国号称“众宝”。

 

在《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》中,观世音在普陀洛迦山的观音宝殿,向诸佛菩萨宣说大悲心陀罗尼咒的来历时说到了自己的身世:说自己是远古时期一位名叫“千光王静住如来”的弟子,这位佛因怜悯观世音和一切众生的缘故,向他宣讲广大圆满无碍的《大悲心陀罗尼》,并以金色手摩按他的头顶,说道:“汝当持此心咒,普为当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。”当下自己就发愿:“若我真能如愿,利益一切众生的话,那就让我现在能生出具足的千手千眼。”他的愿才发完,就生出具足千手千眼,同时十方众佛都放光普照在他身上……从那时起,观世音就常常持诵此咒。

 

释迦牟尼佛也宣说:这个菩萨名叫“观自在菩萨”,又叫“燃索”,另一名叫“千光眼”。过去无量劫中,早已成佛,佛号“正法明如来”。

 

观音坐像 高丽时期

 

 

 

性别考究:

有关观世音是男是女,历来说法不一,有经典记载,也有民间传说。现根据各种经典作说明,以供参考:

 

< 男性论 >

 

据《华严经》载:“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,有勇猛丈夫观自在,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。”这勇猛大丈夫自然是男身。又据《悲华经》载:“天竺有转轮圣王,名无净念,王有千子,第一王子名不眴,即观世音菩萨;第二王子名尼摩,即大势至菩萨;第三王子名王象,即文殊菩萨;第八王子名泥图,即普贤菩萨。”不眴王子曾在佛前发愿:“愿我行菩萨道时,若有众生受诸苦恼、恐怖等事,退失正法,堕大暗处,忧愁孤穷,无有救护,无依无舍,若能念我,称我名号,若其为我天耳所闻,天眼所见,是诸众等,若不免其苦恼者,我终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於是宝藏如来当众为不眴太子授记说:“善男子,汝观天、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,生大悲心,欲断众生诸烦恼,欲令众生作安乐故。”善男子,今当字汝为“观世音”。

 

根据这一记载,观音当是男子无疑。再据《观世音菩萨授记经》云:“昔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国,彼国无女人,王名威德;於园中入三昧,左右二莲花生二子;左名宝意,即观世音;右名宝尚,即大势至。”还有明代万曆年间,胡应麟在《少室山房笔丛》中引王世贞《观音本记》的话,也证明唐代以前的观音绝大多数是男性打扮,而且《太平广记》和《法苑珠林》亦说观音是男性。

 

观世音是大菩萨,其本相状当然是大丈夫相。然而随类示现,自然也可以化身成种种不同的样子,女相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类而已。习俗及外道,误传观音为女性,而且以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得道示现观音的说法,当成正史,这实是一种误传。比如在中国唐代以前,以及日本、韩国的观音像中多数是男相,而且有胡须。

 

张大千临摹初唐璎珞大士图轴

绢本设色  四川博物院藏

 

上图为张大千所临敦煌观音大士,观音以宝缯束高发髻,头后有光晕染,蓝色长发及腰,面相方圆,眉目细长,高鼻,唇边上下有胡须,长垂耳珰。上身袒露,斜披络腋,绿色腰彩打结于腹前,下身着红色轻薄附体长裙。戴项链,手臂饰臂钏手镯,身上璎珞珠宝点缀,装扮华丽。右臂微向上曲于胸前,左臂微曲下垂提净瓶。衣带飘动,身体右侧,注目眺望,赤双足站立于红色莲座之上。身体比例匀称,肌肉质感强烈。右侧有三株宝花,绿叶对称,顶开红花。画面艳丽生动。

 

心德法师在净瓶的描绘上作了一些细微的变化,画像整体用了更为鲜艳的颜色,以还原本来的颜色。

 

敦煌观音系列 初唐观世音菩萨

释心德  绘

 

 

< 女性论 >

 

据法云的《法华义记》第六记载:“观音,即观世间音声,观众生身业,观众生意业的三个名字,总称观世音。”在唐代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,略称观音。

 

在我国最初观音造像,始见於汉末四川彭山崖墓碑;其陶座全高为20.4厘米,下部双龙衔璧,其上浮雕一佛二菩萨;一佛为释迦,二菩萨即观音和大势至。到东晋佛教造像大兴,处士戴达也在山阴灵宝寺作了阿弥陀佛和观音、大势至菩萨像。敦煌石窟四十馀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的壁画中,表现以观世音为主角的就佔了半数以上。大致东晋以前,观世音像多为男性。

 

敦煌 元代白衣双观音 

释心德 绘

 

 

东晋以后,开始有女性观音出现。

 

据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说:“女性观音造像始於南北朝。”根据《南史》记载:南朝陈後主之皇后沈氏於陈之後入隋,隋之後进入天宁寺为尼,以观音为名,唐代艺人便以她的形貌作观音像,从此盛行。又据唐初李百药的《北齐书》载:南北朝时北齐武成帝抱恙,梦见观世音是位妙龄女子,相貌和善,娟好秀美。

 

从那时起,民间女性观音造像便开始出现。北魏时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“杨枝观音”像为女像特征基本定型,而且定形为贵族妇女相。头戴凤凰宝冠,蓄垂肩长髮,丰润的圆脸,长而弯的美眉,挺直而端庄的秀鼻,小巧好看的朱唇;上身横披天衣饰,坦胸露背挂璎珞,戴项饰;下身着锦绣罗裙,神情妩媚,仪态华贵大方。这一贵妇观音形象,自唐以後基本保持,没有大的变化。

 

 

张大千 临敦煌莫高窟 观音大士          

 

上图画面为张大千所临敦煌莫高窟观音大士,观音垂头呈站立状态,头戴宝冠,头后有光晕染,面相方圆,眉目细长,高鼻,长垂耳珰,挂有颈饰及项链,手臂饰臂钏手镯。上身袒露,下身着红色长裙,身上璎珞珠宝点缀。右臂自然下垂,手指微曲,左臂于胸前手腕向下垂提净瓶。赤双足站立于白色莲座之上。

 

张大千临摹下的敦煌壁画,非常具有时代意义,让我们观摩到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绘画的精华,欣赏到历代观音的变化,心德法师临摹其作品进观音圣像体系中,也让观音菩萨的画像体系更为完整化……

 

初唐观音菩萨  释心德法师 绘

 

 

汉族地区的观音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,更是发生了种种变化。人们多是根据自己的愿望和喜好,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的,符合人们审美和欣赏的心理情趣,而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观音,如白衣观音,杨枝观音、马郎妇观音、送子观音等。有典故并被人熟知的就有三十三观音、大悲咒八十四观音、普门示现观音,等等。

 

宋代以后所作的观音多是根据妙庄王三公主妙善出家修成观音说法;而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绘出的观音形象,以至後来这种女性观音成了主流。

 

END

 

随喜分享

功德无量

 

· 往期精选文章 ·

展览进行时:大千世界·玖玖归一

敦煌文创 | 弘东方之美,复绘在泥板上的莫高窟千年壁画!

敦煌2023日历 | 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  值得珍藏的国民日历 !

溯源与传承 | 东方药师三圣

 

 


 

发现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了吗?都在这~

 
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24-01-17